199年的秋天,在衡东县大浦镇三才村,稻田呈现出稻绿、蛙鸣、鱼欢的原生态景象。今年,三彩村建立了扶贫示范基地,引进了“米蛙鱼”养殖模式。目前,它正进入收获季节。据估计,200亩基地可以生产10万公斤青蛙和1.5万公斤生态水稻。
大浦镇三彩村主任毛跃春告诉记者,生态水稻的经济效益是普通水稻的10倍,而且是立体嵌套的青蛙和花鱼在打谷场饲养,不施肥,不施药,属于全生态产品。示范基地的大米不用担心市场,第一批一上市就会卖完。
据了解,该基地的禾本科鱼类产量约为1万公斤,加上生态水稻和青蛙,今年的产值预计约为260万元,是普通双季稻的6倍。现在,三才村的水稻、青蛙和鱼类养殖试点已经取得成功,开辟了新的生态养殖模式,促进了合作农民的增产增收。该基地计划明年扩大规模,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共同致富。
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文章已从互联网上转移。如果涉及第三方的合法权利,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。电话。:010-621100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