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排灌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,在增加农民收入、减少支出、稳定粮食生产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。为支持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,有效减轻农民负担,实现农业灌溉便利化,安徽加快机井供电工程建设。几天前,全省机井供电工程全部竣工投产,所有工程全面联网,国家率先提前完成“两年苦干”建设任务。
全省共有机井通电工程728个,总投资17.5亿元,完成机井通电工程82092个,满足3908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需要。新建和改造4,613台配电变压器,容量为420,000千伏安;新建和改造1487公里10千伏线路和13276公里低压线路。
工程建成后,农机井的电力线路安装在田间,改变了以往小型柴油机抽水灌溉的运行模式,结束了以油、汽为动力的低效、污染严重的灌溉历史,将农业灌溉带入了电气化时代。电动机井确保及时灌溉农田,为确保旱涝保收提供有力保障。农田灌溉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;与需要中青年劳动力完成的柴油机灌溉相比,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可以完成电动灌溉,灌溉时间缩短一半以上,灌溉成本明显降低据计算,平均每亩年用电量比20元的柴油机灌溉要少。该省每年可替代22500吨燃料油,减少农民灌溉支出8910万元,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节支。